媒体马院

媒体马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马院 -> 正文

青岛日报:“hjc黄金城网站: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日期:2024-07-17 作者: 点击:

undefined

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26日,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青岛市政治学会、青岛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党的纪律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19篇,现选编部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文章刊登如下。

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研究生思政课

闫鑫淇 曹 胜

党纪学习教育融入研究生思政课,应借助叙事视角构建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探索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利用叙事五维概念更好地讲深、讲透、讲活党的纪律建设问题,推动研究生思政课真正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叙事逻辑

叙事逻辑是指故事的完整逻辑链条,即通过采用时序逻辑、空间逻辑、人物逻辑等,形成明晰的叙事脉络和叙事结构。与传统案例教学法单一点状案例叙事不同,叙事案例强调思政课教师所引用案例间的叙事逻辑关系,鼓励任课教师采用时序叙事逻辑、空间叙事逻辑、人物叙事逻辑等多种案例叙事逻辑。以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为例,在研究生思政课授课中,思政课教师可以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为线索,围绕党纪处分条例修改时间轴,采用时序叙事逻辑搭建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背后的案例故事。除时序逻辑外,人物逻辑也是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可采用的重要叙事逻辑,以“黄克功”“张青山”等党纪学习教育对象为叙事画像,可以帮助同学们深度认识到违反党纪问题的严重危害性。

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叙事技术

叙事技术是推动研究生思政课实现沉浸式学习的重要支撑。传统课堂授课在呈现方式上往往局限于板书教学或PPT教学,对于新媒体技术的采用也多限于实时影音叙事、图文静态叙事。叙事技术则是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思政课课堂。沉浸式思政课课堂采用互动游戏等交互形式,调动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共同参与课堂叙事过程。比如,在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的运用中,思政课教师可充分利用我国当前丰富的党纪学习教育素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素材二次加工,更直观、精细地勾勒出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历程,为学生提供一种交互式、沉浸式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叙事主体

叙事主体的单一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在思政课中的参与度和沉浸度,叙事主体的丰富程度对于拓宽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解读层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而言,拓展叙事主体需要众包共创。首先要重视发挥思政课教师叙事主体的核心作用,思政课教师作为叙事案例的搭建者和阐述者,在思政课教学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以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为例,思政课教师必须发挥主动性,让学生在党纪学习中体悟“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其次要纳入并发挥研究生叙事主体的主动性。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融入研究生思政课堂,拓宽了叙事主体,学生在参与叙事案例的搭建过程中,成为叙事案例的讲述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再次要发挥第三方叙事主体的有效性。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叙事案例可将亲历者等第三方参与者引进思政课堂,通过亲历者的感受,增加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进一步增强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叙事维度

叙事维度是指叙事所采用的视角,例如时空变迁的视角、历史宏观视角、个体微观视角等,更为多元化的叙事维度有助于深层次开发研究生思政课内容。在研究生思政课中,叙事维度的选择多与叙事逻辑相结合,如在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中,思政课教师在结合叙事逻辑与叙事维度后,需要对党纪学习教育案例进行叙事维度的细节扩充和边界扩展,通过融入多视角元素,使叙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推动研究生思政课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从平面内容向多维立体内容转变。

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叙事场景

叙事场景是在叙事逻辑、叙事技术、叙事主体和叙事维度形成的叙事网络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情景的融合和协调。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案例叙事场景是决定案例叙事能否在思政课讲道理中发挥有效性的关键。对于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而言,作为叙事主体的思政课教师需要以党的纪律建设理论为叙事逻辑主线,把握党纪学习教学叙事维度选择,充分运用多元叙事技术,调动研究生群体作为叙事主体的积极性,最终完成党纪学习教育叙事案例的情景搭建,实现讲深、讲透、讲活党的纪律建设理论的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本文系山东省学校思政课“金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4年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专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郭士民 王建美

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鲜明特征的认识,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

融入“原理”课重点是把握理论实质

首先,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原理”课教学,关键是要深入把握党的纪律建设背后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党纪学习教育当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其次,要明确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自身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严明纪律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通过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再次,要深刻把握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必须从基本原理的角度帮助大学生做到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什么用、怎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党的纪律建设和自我革命的重要意义。

最后,要把重视纪律和规矩意识融入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原理”课,教师自身要严肃纪律和规矩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提升育人水平。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明纪律、懂规矩,“扣好第一粒扣子”,使其更快成才,且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少走弯路,不走邪路。

融入“原理”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党纪学习教育融入“原理”课教学,首先要融入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教学中,将学习党纪与无产阶级政党开展自我革命结合起来。具体是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第六章和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教学中。同时,融入教材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内容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以及主动接受纪律约束是其鲜明特征等。

其次,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教学之中。一是融入“注重发挥意识能动反作用”的教学中。我们党格外注重发挥意识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进入新时代,自觉和有意识地开展党的纪律建设是注重发挥意识能动反作用的体现。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1997年2月起草后,至今已修订了四次,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修订了三次。二是可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对辩证法三大规律的教学中。如从量变质变角度来看,必须要把握好度,做到防微杜渐,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界限意识、红线意识、底线意识,讲清楚注重发挥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讲清楚“严就是爱”的辩证道理。三是融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中。党纪规范的是党员干部的权力,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权力一旦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就有可能犯错误,从而受到党纪和国法的惩处。

再次,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教学之中。将党纪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一是体现在对真理与谬误之间关系的教学上,要坚持“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只有如此,党员干部才能做到襟怀坦白,表里如一,勇于斗争,不搞形式主义。二是体现在真理和谬误相互转换的教学中,真理可以变为谬误,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因此要做到知进止、明荣辱、见实效。三是体现在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源自于真理的客观性,党员干部要坚信真相只有一个,要勇于追求真理、乐于追求真理,坚持用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实践来检验真理。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本文系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立项:“‘大思政课’视域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三个“讲清楚”

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概论”课

乔海波

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需要做到三个“讲清楚”

讲清楚高度重视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

在“概论”课教学中,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党的建设的主要论述,讲清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并从理论上讲清楚纪律建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革命战争年代,纪律是生命线。革命胜利后,纪律依然是党的建设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成为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规立制成为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一次将“从严治党”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四大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总纲。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党建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觉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党的纪律建设新境界。

讲清楚党的纪律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论述,讲深讲透建设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时代的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意义。讲清楚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我们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纵观当今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动荡、国内发展任务繁重,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已然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历史关键期。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重视党的建设,要紧握纪律重锤,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坚定决心,不断提高我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展望未来,为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在身、重任在肩,迫切需要以党的纪律之“铁”锻造政治忠诚之“钢”、筑牢理想信念之“磐”,确保全党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不断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与合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进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讲清楚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

“概论”课教师应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出发,把党的纪律建设尤其是最具根本性的政治纪律作为重点内容讲授,重点呈现党的纪律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伟大意义,激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具体来看,对“纪律建设”的讲述,不能只停留在“过去式”的经验讲述,而是要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讲清楚本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促进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讲授“坚持自我革命”“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等内容时,要结合新的征程上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问题展开,引导青年大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讲述“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时,要结合新时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已得到根本扭转,但同时一些问题仍需警惕等展开阐述,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思考和讨论。此外,还要从学理层面重点讲清楚政治纪律的深刻内涵,以及与其他五项纪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杨晓越 郭江龙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将党纪学习教育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学。

融入“纲要”课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是依靠革命理想与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有了严明的纪律作保证,才使得我们党能够克服一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挑战,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大学生讲明党纪建设历史进程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可让大学生更好地体悟当下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历史逻辑,把握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必然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严明纪律的红色基因,弘扬纪律强党的优良传统。

纪律建设贯穿于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通过讲授党的纪律建设历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把握,更加准确理解和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通过落实党纪学习教育“进课堂”,可以更好地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广大青年学生爬坡过坎的人生阶段,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增强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助其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融入“纲要”课的理念方法

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自己要先认真学习党规党纪,筑牢认知根基。在此基础上,努力挖掘“纲要”课程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突出和强化党纪学习教育相关内容。党的光辉历史是“纲要”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需要加大力度为学生呈现党纪相关史实,进一步彰显党对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视。此外,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与有机融入具体章节相结合,既要从课程总体层面思考党纪学习教育融入“纲要”课程的原则与途径,又要在具体教学内容中找准契合点,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运用智慧教学媒介,通过巧思设计,不断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与体验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使他们从知识的被动灌输者转变为主动践行者,让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在教学方法上,一是加强案例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中心,进一步搜寻拓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关纪律建设的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以案释纪。比如,通过讲述周恩来、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廉洁故事强化正面引导;也可通过讲述黄克功事件、刘力功案、高饶事件等案例进行反面警示。教师还可采用个人陈述、小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培养他们独自思考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二是激活教育阵地。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还要与当地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展开合作,用好用活党纪学习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教育平台,进一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或者鼓励学生自行结对参观当地纪念馆、博物馆等开办的有关党的纪律建设的展览,让党纪学习教育浸润心田。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本文系2023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课题“廉洁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CSZJ12)阶段性成果)

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马丽娟 李 真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课程中融入党纪学习教育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必然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融入“德法”课的重要意义

第一,丰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历史实践与老一辈革命家遵守党纪的故事可以丰富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党史党纪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第二,通过党的纪律建设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纵观党的全部历史,用铁的纪律教育、规范、约束党员、干部,是贯穿党的历史的一条红线。从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个党章中对纪律的规定,到毛泽东提出“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再到今天“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纪律建设,以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了党的高度凝聚力和强大战斗力。

第三,引领青年学生党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是青年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青年的价值观什么样,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就是什么样。《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但进一步严明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且写入对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错误政绩观与权力观等的处分规定,增写对违背公序良俗、在网络空间有不当言行的处分规定,对私自阅看、浏览、收听有严重政治问题资料等情节严重的行为作出处分规定等,都有利于引领青年学生明辨是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融入“德法”课的具体路径

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条例》和百余年党的纪律建设历程与成就。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成效如何,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要将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条例》入脑入心。同时,认真学习百余年党的纪律建设历程与成就,了解老一辈革命家、英雄模范们严守党的纪律的坚定态度和感人事迹。只有通过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教学中信手拈来、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二是将党纪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章节。首先,将党纪学习教育有效融入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第二节“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部分。从党的纪律建设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讲清楚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纪律建设,以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了党的高度凝聚力和强大战斗力。其次,在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部分,将党纪学习教育与崇高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等有机结合。再次,在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中将“群众纪律”等内容有机融入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部分,将“生活纪律”部分内容融入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和第三节“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部分。最后,在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第二节“健全全面依法治国”关于“党大还是法大”和“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等部分有机融入相关内容,如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等原则。

三是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运用适合学生的语言体系,坚持思政课课堂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课堂融入与学生自我学习相结合,同时要利用“大思政课”平台,推动思政课与实践参观活动相结合、思政课与团日活动相结合,切实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青岛科技大学校级教学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